Volocopter申请日本适航证并新增投资人

Volocopter申请日本适航证并新增投资人

 

221日,德国Volocopter公司宣布了两个新闻:

1)向日本民航局申请其VoloCity双座eVTOL的适航审定。VolocopterEASA的适航审定正紧锣密鼓进行中,公司计划2024年取得EASA适航证,然后2025年取得日本适航证并参加当年在大阪举行的世博会期间的试运行。

2)日本住友集团成为其E轮第三次融资的投资人,投资金额没有透露。

去年3月,Volocopter公司完成总额1.7亿美元的E轮第一次融资,领投是韩国的WP Investments基金、霍尼韦尔、现有投资人亚特兰蒂斯基金、现有投资人Btov PartnersWhysol,本轮估值为17亿美元(详见:Volocopter完成1.7亿美元E轮融资)。去年11月,Volocopter完成E轮第二次融资,该轮融资额达到了1.82亿美元,此次投资人包括沙特的红海沿岸的NEOM智能产业新城项目和香港的GLy 资本管理公司(详见:Volocopter完成1.82亿美元E轮第二次融资)。截至目前,不算上本次住友集团的投资的话,Volocopter公司总共融资7.6亿美元。这三次融资都是E轮,因此按融资的一般规则,Volocopter的估值应该没有变化,目前可能仍然为17亿美元,该估值刚好与美国Archer电动飞机公司前年上市时的估值一样。由于自从前年底以来几家eVTOL上市企业的股价下跌严重,因此假如Volocopter目前仍然保持17亿美元的估值,那么这个估值大大高于除了Joby公司以外的所有上市eVTOL的市值。

住友集团起源于1585年,发展至今已是日本三大经济集团之一(另外两大是三菱和三井),业务涵盖金融、钢铁、建筑、电力、通信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核心企业包括三井住友银行、NEC、住友化学、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等20多家大型企业。住友集团已经向多个先进空中交通(AAM)领域的初创项目投资,包括2020年参与对美国无人机空管初创公司OneSky公司的A轮融资(详见:日本住友商事入股美国无人机空管初创公司),2020年参与日本eVTOL初创公司SkydriveB轮融资(详见:日本Skydrive公司公布3700万美元B轮融资)等,并在2019年与贝尔公司和日本航空公司合作,为物流和载人无人机建立空中交通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空管系统,并与贝尔合作为贝尔研制的APT物流无人机研制模块化物流体系(详见:贝尔APT物流无人机首次搭载50公斤载荷试飞)。

适航管理方面,本次值得关注的非常有意思的点是:Volocopter向日本民航局申请的是与EASA的同步适航审定,同时也已经申请了FAA和新加坡民航局的同步适航审定,而目前全球还没有像传统航空那样的全球统一的eVTOL适航审定标准和规章,实际上FAAEASAeVTOL的适航审定基础还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甚至把eVTOL放在不同的类别项下进行审定。而更有意思的是,日本民航局去年10月与FAA签订协议,为在日本申请eVTOL适航证的美国企业提供简化的审批流程,美国Joby公司成为第一个申请日本适航证的美国和外国eVTOL公司(详见:Joby公司eVTOL申请日本适航审定)。

从以上现状不难看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1)日本和新加坡民航局会如何处理与EASAFAA这两个存在较大差异的eVTOL适航管理框架的同步审查呢?两家会各自更倾向谁的框架或是自己单独设立一个eVTOL适航管理框架呢?这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

2)对准备在不同国家申请适航审定的eVTOL企业来说,可能就会面临差异较大的适航管理体系,全球来看也很难短时间内形成对eVTOL的统一的适航管理体系和标准,这无疑极大增加了eVTOL产品形成全球化市场的难度,因此像VolocopterJoby这样吃螃蟹的企业无疑是值得敬佩的,它们在不同国家的适航审定进度和难点也值得关注和研究。

Volocopter公司正在进行EASA适航审定的VoloCity双座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