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用航空即将迎来大发展
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和“积极推进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从消费和建设两方面支持促进通用航空发展。我们预计,通用机场建设和通用航空消费可能是“十四五”期间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之一。
美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史可以追溯至一战时期。经过百年发展,美国通用机场、通用飞机数量、飞行员规模都是世界之最。美国通用飞机制造占全球市场份额的六成,营业额超百亿美元。通用航空产业不仅对美国交通运输业贡献巨大,而且也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
我们预计,2025年,中国通用机场数量或将达到700个左右,新建通用机场约300个,总建设规模约140亿元,通用航空器数量达到7700架,为航空器制造业带来大约1100亿元的增量规模。以每架航空器平均年营运收入2000万计算,我们预计2025年通用航空市场规模1540亿元。按照美国通用航空及带动的旅游收入比例计算,1540亿通航业务还能够带来大概510亿的旅游收入。因此,我们认为,2025年通航产业三大业务——通航服务、航空器制造、附加旅游—的市场规模可能达到3000亿以上。这还不包括机场运营、飞行员培训、综合保障等支线业务。
国家已在部分省市试点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模式。海南省探索“通航+旅游”新模式,发展低空经济。2021年12月,《海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将海南打造为低空空域深化改革示范区、低空经济综合发展先行区、通用航空科技创新试验区。海南省内拥有大大小小超过220个旅游景点,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为短途运输、低空旅游、低空运动等业态发展提供了应用场景。据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民用航空办公室主任介绍,2022年,海南省通用航空(含无人机)飞行231.8万架次,同比增长约55.7%,空中游览小时数、起降架次和载客量分别达到约0.65万小时、8.32万架次和21.51万人次,占全国比重分别约43.3%、64.6%和66.3%。
湖南长沙探索开放空域的制度,提高保障能力,破除通航产业的最后一道障碍。2022年5月,湖南省政府、南部战区空军参谋部、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共同印发《湖南省低空空域划设方案》,依照该方案,湖南省3000米以下划设管制、监视、报告及灵活转换空域共171个,规划低空目视飞行航线97条,实现省内全域低空空域划设无缝衔接,低空空域常态化可用面积明显增多。军地民三方共同参与,充分挖掘空域资源潜力、尽可能多地将低空空域释放给通航飞行使用的目的,提高低空空域资源利用率。2022年7月,《湖南省通用航空条例》出台,成为全国第一部通用航空地方性法规。
试点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政府或将加快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政策落地。除了在海南、长沙的试点工作,通航业务在武汉、合肥等地也都蓬勃发展,目前,通航产业的限制一方面是通用机场和通用航空器不足,另一方面是市场需求没有被充分挖掘。但归根结底的原因是,目前低空空域开放仍不完全,阻碍通航产业发展。我们认为,两会后,政府可能明确通航产业在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性,将会逐步推进相关产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