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火了
低空经济火了
2018年,樊邦奎等五位院士向国务院提出发展低空智联网的建议,国务院把低空智联网的建设作为低空开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重点方向下达了相应的任务。
2020年,中国民航局和深圳市政府,将东部通航认定为中国低空改革试点单位,批发001号直升机跨境飞行许可,这是直升机在民用领域的一次尝试。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
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提供的数据,美团无人机已开通11条城市场景常态化试运行航线,完成超7万单真实订单。无人机在低空领域的商业价值,已经初步得到了展现。截止至2022年9月,顺丰已在深圳累计获批66条航线;2022年上半年,顺丰无人机在深圳物流配送飞行就超2万架次。
截止至2021年底,全国通用航空相关企业超过9000家,无人机相关企业超过50000家。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也意味着,低空会有不同类型的飞行器、数个量级跃增的飞行密度、起降架次。
低空经济的未来
低空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以内的空域。应加速低空空域从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完成从“可通达”到“可计算”再到“可运营”的实现路径。低空经济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广泛体现于各类产业形态之中。未来,低空经济有望打造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的超万亿级的产业集群。
低空资源这种自然资源当前是被浪费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变成非常有价值的经济资源,就像地面资源中,修路以后就能变成经济资源。面向未来,无人机组网遥感、低空公共航路、应用与管控技术必将成为产业新兴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