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分析的飞行汽车技术解析

面对越来越拥堵的城市交通,在自动驾驶与能源革新的双轮驱动下,车企之间的“内卷”之战不再局限于地面交通,“飞行汽车”作为汽车、航空、新能源三大领域的交点,吸引了不少传统巨头与新锐企业投身其中,众多飞行汽车样机近两年集中亮相。
  首先从专利公开态势看(公开日截止至2022年9月底),自2018年达到顶峰后,飞行汽车相关技术专利公开量开始进入波动下降阶段,近两年稳定在240件左右。这表明技术发展已进入攻坚阶段,专利公开量倍速级增长出现概率不大。


图1 2010-2022年飞行汽车相关专利公开态势

 

  从申请人数量变化态势看2010年到2017年参与飞行汽车技术研发的企业、高校数量骤增。从2018年开始,专利申请人数逐渐下降,行业竞争加剧,相关行业巨头涌入赛道,加速了部分中小企业淘汰出局。


图2 2010-2022年飞行汽车相关专利申请人数量变化态势

 
  从头部申请人情况看小鹏旗下广东汇天专利申请量最大,远超其他申请人。前十五位申请人中,高校、研究机构占据三分之一。汽车企业仅占据三席,分别为小鹏、吉利、长城,其中长城旗下的飞的科技有限公司为其主要申请主体,相关专利主要围绕飞行汽车运行、控制方法展开。


图3 2010-2022年飞行汽车相关专利申请人排名